牙病虽小,但与全身器官关系非常密切,龋坏的牙齿会引起远离器官发病,这要涉及到“病灶”学说。
所谓“病灶”学说,即在局限的病变组织区域中有外源性致病微生物感染,感染的微生物或它所产生的毒素发生转移,引起不与病灶直接相连的远离器官组织发病。
病灶牙是口腔病灶的一种。如果病灶内的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等)向远离病灶的器官转移,引起新的疾病或症状,则称病灶感染,发生在口腔内的病灶,称为口腔病灶。口腔病灶包括由龋齿导致的牙残冠、残根感染,牙神经坏死的死髓牙,慢性牙周炎、根尖周炎、牙龈炎,感染的颌骨囊肿,以及各种口腔颌面部的间隙感染、颌骨骨髓炎等。
有关资料显示:有些风湿病、肾炎、眼病(如虹膜睫状体炎、视神经炎等)或者不明原因的全身发热等可能与病灶牙有关。
因此,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很有必要,一旦发现牙病应该尽早治疗,对不能治愈的,且无保留价值的患牙,应该拔除,以彻底消除病灶。这样,不但治疗措施简单,费用低,效果好,而且患者遭受的痛苦也会很少。
本文整理自网络。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