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出品方:华泰证券)
计算机:周期上行的起点
我们认为,目前计算机行业处于多个变量周期上行的起点,展望年计算机行业整体有望迎来上行周期。上行周期的变量包括:1)下游需求,2)业绩释放,3)板块估值中枢。从历史来看,计算机行业具备一定的周期属性,这种周期属性体现在多个方面:1)需求周期。计算机行业主要解决的是行业信息化的问题,不同公司的下游客户,具备一定的行业属性。这些行业也存在一定的需求、盈利和Capex支出周期,导致计算机行业的下游需求也具备一定的周期属性。2)业绩周期。计算机行业的收入和净利润与人员规模成一定比例关系,对于一家软件企业或者细分领域企业,其人均创收和人均创利1-2内年变化并不大,收入和业绩的增长主要来自于员工规模的变化。
3)估值周期。从过去10年计算机行业估值变化来看,行业和个股的估值周期还是比较明显。据Wind数据,计算机行业近十年(/12/28-/12/30)市盈率(TTM)均值为58.90x。以均值为基准,我们可以将计算机行业估值水平分为估值折价、估值合理、估值溢价、估值泡沫化几个状态,我们假设:1)估值合理:以均值为基准,上下浮动15%(即市盈率区间为50.07~67.74x);2)估值折价:比均值低15%(即市盈率小于50.07x);3)估值溢价:比均值高15%~45%(即市盈率区间为67.74~85.41x);4)估值泡沫:比均值高45%以上(即市盈率大于85.41x)。截至/12/30,计算机行业PE(TTM)为48.17,处于估值折价状态。
三大变量(需求+业绩+估值中枢):有望进入上行周期
我们认为,展望年,计算机行业有望进入几个变量的上行周期。1、下游需求:上行周期。计算机行业与宏观经济以及下游行业存在较大的相关性。1)从整体来看,计算机行业属于经济后周期行业,行业需求一般落后宏观经济2个季度左右。企业对IT的支出一般与其盈利能力呈正相关关系。2)下游客户行业分布越广的的领域,其与宏观经济增速联动性越强,比如安防、企业级服务市场、网络安全等;下游行业客户越垂直的领域,自身行业需求属性越明显,与宏观经济联动性较弱,比如金融IT、汽车软件、医疗IT等。3)从年计算机行业各细分领域来看,除了汽车软件和新能源IT的需求强劲之外,其他领域的下游需求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波动,我们认为,年计算机行业整体需求有望逐步进入上行周期。
2、业绩释放:上行周期。我们认为,年计算机行业有望进入业绩释放上行周期。1)计算机行业的收入和净利润短期受人员规模因素的影响。年计算机行业人员规模扩张比较明显,年新增加的人员不但没有创造增量收入,反而形成刚性成本和费用,对年净利润带来一定压力。由于年下游需求受到外部因素影响,直接制约了计算机行业企业人员规模扩张计划,年计算机行业员工规模有望保持稳定状态。我们将在年看到的财务指标变化将是:收入增速提速,成本和费用保持稳定,净利润增速快于收入增速。2)下游需求进入上行周期,也会带动净利润增速向上。
3、估值中枢:上行周期。我们认为,计算机行业具备明显的估值周期属性。估值周期的演绎受到产业逻辑、全球技术共振、市场流动性、板块轮动等多方面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从计算机板块行情演绎结果来看,其估值周期属性是比较明显的。如前文所述,我们将计算机行业估值周期分为四个状态:估值折价、估值合理、估值溢价、估值泡沫化。这四个估值状态相互转化,体现产业逻辑演绎在股价的表现。与这四个估值状态相对应的是三个上涨阶段:1)估值修复阶段:从估值折价到估值合理;2)估值溢价阶段:从估值合理到估值溢价;3)估值泡沫化阶段:从估值溢价到估值泡沫化。我们认为,目前计算机行业处于估值上行周期的第一阶段:估值修复阶段。
新一轮科技浪潮即将开启
复盘过去10年科技浪潮的演绎,每一轮的科技浪潮都有当时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通过几个方面来描述这个“时代背景”:1)宏观:政策方向。自上而下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推动产业发展的外部因素;2)中观:产业技术。支撑产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3)微观:在时代背景下崛起的企业。-年:移动互联网科技浪潮。1)政策背景:“双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下,改革创新的政策持续推出,“互联网+“的产业政策不断落地,支持虚拟平台经济的发展。2)产业背景:移动互联网流量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