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猩猩。
今天我想给大家介绍一本书《涛动周期论》,这本书的作者周金涛,和桥水基金的达里奥一样,在金融界也是享负盛名的“预言家”。
他曾经预言过年A股牛市、年大宗商品牛市、年次贷危机及年大宗商品的反弹行情。
读完这本书后,猩猩发现这些“预言家”之所以能做出准确的预测,都是因为对“周期”有深刻的研究。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而经济同样也会经历生老病死,不断地轮回,这就是周期。
《涛动周期论》这本书可以说是周先生的心血之作,周先生对周期的研究和理解,在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所以今天我也希望带大家读一下这本书,也许看完后,你会突然发现,很多看起来是偶发的经济事件,原来都和周期相关、是必然发生的。
周先生最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人生发财靠康波”,“康波”是什么呢?其实“康波”就是“康波周期”。
康波周期是由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出的,一个康波周期为60年。那么在这60年中,我们会经历几个阶段:衰退阶段、再投资阶段、过度建设阶段和混乱阶段。
其实这个康波周期,我们可以理解为“技术周期”。
自从文艺复兴以来,人类每隔60年就会经历一次技术更替。在技术更替的初期,前一个技术周期正处于末尾,所以我们会陷入衰退阶段,历时15年。
这个阶段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都会陷入停滞的状态,逼迫着我们进行新的技术改革,因此可以将这个阶段视为酝酿新技术的阶段。
紧接着就是等到新的技术出来了,可以被广泛应用和生产的时候,相应的产品也进行了更新迭代,刺激消费。
因为商品的利润高,厂家愿意扩大规模生产,所以这个时候不仅赚钱机会多,就业岗位也多。
因此这个再投资阶段正是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大概持续20年。
咱们国家从年到年期间,正是在经历再投资阶段,在这个阶段里敢大胆干的人,基本都赚到钱了。
但是当新的技术已经完全成熟后,很难再有创新,产品的改革变慢,于是大家的消费欲下降。
但是厂家为了保持过往的利润,还是会继续扩大生产规模,结果就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这个过度建设阶段会持续10年。
长期的供大于求就会导致产能过剩的现象,简单来说就是,产品买不出去。
这个时候,商家赚不到钱,之前因为扩大生产规模而欠下了大笔债务,就无法偿还了,只能到处借钱,以债还债。
所以在这个维持5到10年的混乱阶段中,整个社会都是债台高筑,负债率非常高。
然后社会进入衰落期。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等待新技术的出现,新技术又会带来新的再投资阶段、过度投资阶段、混乱阶段。
周而复始。
目前人的一生也就7、80年左右,但除去前和后的20年,能够作为生产力的时间也就中间60年。
社会是由人们组成的,所以顺着人们的经历和发展,社会上还会发生除了康波周期的小周期:地产周期(20年)、固定资产投资周期(10年)、库存周期(3年)。
首先是20年为一轮的地产周期。刚刚也提到了,每个人只有60年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因此人的一生会经历3个地产周期。
第一个周期会发生在我们20几岁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可能要步入婚姻,因此会有置业的需求。
而到了我们40、50岁的时候会有第二次购房的需求,这个时候孩子大了,我们的经济负担也减少了,然后又刚好处于事业巅峰期,那么便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可以改善住房,于是迎来了第二次地产周期。
第三次地产周期会发生在我们退休的时候。大多数人在外打拼多年,最后养老还是会想回老家,于是便产生了第三次购房的需求。
那么20年为一轮的地产周期,其中前15年是上升期,后5年则是下滑期。
过去5年我国房地产周期不景气,其实是因为正在经历地产周期的下滑期。
90年代末,我国取消福利分房制度,房地产正式步入商业化阶段。当时有能力购房而又有购房需求的人,基本都是60年代、70年代左右出生的。
现在这些第一批买房的人已经踏入了第二次购房阶段,而这一批人的孩子恰好是90后,处于成家阶段的90后也有置业需求。
因此社会对房产需求将会迸发,接下来我们很大几率会迎来新的地产周期,会经历长达15年的上升期。
当然除了买房,我们也会对购车有需求。
汽车一般被视为固定资产投资,一辆汽车的报废周期大概是10年,所以每10年理论上我们需要换一辆代步车,因此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也是10年一轮。
我国在年~年之间有过一轮大规模的基建刺激,当时的工程车、挖土机经常卖断货。
而到年和年,这些工程车和挖土机也差不多该换了,于是这两年迎来了新的固定资产投资周期,所以汽车行业今年会出现拐点。
如果我们看起重机行业龙头股“徐工机械”的财务数据,会发现“徐工机械”的利润增长和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保持一致,当该周期处于上升期,“徐工机械”的盈利会比较多,如果处于周期下滑期,“徐工机械”会大幅减少——
最后讲一讲库存周期。
这个库存指的是原材料的库存。以需求量最大的原材料,水泥和钢铁的库存周期为例,一个房地产项目从开发到竣工大概是2到3年,期间会需要用到大量水泥、钢铁。那么水泥和钢铁的需求,就会因应房产建设的进度而增减。
刚开始的时候需求高,水泥、钢铁卖得好,自然不会积压在仓内,但是到房产竣工阶段,对水泥和钢铁的需求大幅下降,水泥和钢铁的库存量会大幅上升,这个时候就会步入去库存阶段,水泥、钢铁的价格会严重下滑。
所以每逢2到3年,水泥和钢铁都会经历一次库存周期。那么如果我们刚好在去库存阶段之前,买入水泥公司、钢铁公司的股票,很可能会面临亏损哦!
好了,今天猩猩就写到这了——
其实所谓“周期”是一个结果,是我们对过去所发生的事情的总结。所以我们可以参考从历史规律,预判下一次机会的到来,但并不代表着未来一定会按过去发生的所发生。
所以“周期论”虽然有借鉴之用,但还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而为。
未来,存在太多可能了。
最后,《涛动周期论》这本书其实还是比较晦涩的,如果大家想了解更多,不妨加入,那里会有更详细的解读,而且还有其他金融书籍的解读哦!猛戳下面的小程序,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