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康复案例
预防知识
饮食健康

想长寿,勤刷牙50万中国人数据告诉你

北京专治白癜风的医院有哪些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你每天刷几次牙?

2次?1次?还是更少?

刷牙,是促进口腔健康的主要方式之一,

有助于预防牙龈炎和蛀牙,减少牙菌斑。

而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影响口腔咀嚼、发音等生理功能,

还与中风、心脏病、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等全身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在一项由北京大学研究团队领衔、发表在《欧洲临床研究杂志》的研究中,对名中国人群长达10年的随访研究发现,经常不刷牙与多种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升高相关,包括主要血管事件(MVE)、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以及肝硬化等。

研究人员对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CKB)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共涉及51万余人,旨在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个环节深入研究危害中国人群健康的各类重大慢性病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及流行规律和趋势。

通过调查问卷,研究人员统计了受试者的基本健康信息(如年龄、身高、体重),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吸烟、饮酒),以及口腔卫生信息,包括刷牙频率和牙龈出血频率。

此外,研究人员还收集了随访期间,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死亡信息,包括主要血管事件(如中风、心肌梗死),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肝硬化等。

统计发现,受试者的年龄在30~79岁,平均年龄为51.5岁,41%为男性,43%居住在城市地区。9.3%的受试者很少或从不刷牙,这些往往是男性、年龄更大、健康生活方式较差(例如,吸烟更多,蔬菜和水果摄入量更少)的受试者。

调整其他因素影响后,研究人员发现,与经常刷牙的受试者相比,很少或从不刷牙,与多种疾病的发病和特异性死亡,以及全因死亡风险升高相关。

具体来看,在疾病发病风险方面,包括主要血管事件风险升高12%、中风风险升高8%、脑出血风险升高18%、心肌梗死风险升高15%、肺心病风险升高22%、癌症风险升高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险升高12%,以及肝硬化风险升高25%。

在死亡风险方面,包括全因死亡风险升高25%、主要血管事件死亡风险升高28%、主要冠状动脉事件死亡风险升高23%、缺血性心脏病死亡风险升高23%、癌症死亡风险升高1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风险升高42%,以及肝硬化死亡风险升高49%。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经常牙龈出血与上述疾病风险之间,并没有显著关联;而偶尔会有牙龈出血,可能还与主要血管事件风险降低相关。

研究人员分析,刷牙与多种疾病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可能与多种机制有关。如经常刷牙的人,口腔更健康,减少了炎症负担,而炎症在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之前有研究发现,牙周疾病的治疗可降低C反应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并改善内皮功能。此外,口腔卫生也与慢性呼吸道疾病的风险相关;细菌感染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而牙科病灶是潜在的感染源。

由于该研究是观察性研究,只是显示了刷牙与多种疾病和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并未表明因果关系。研究人员建议,对于研究结果应谨慎解读,应开展更多研究,明确其中的关联及生物学机制。

研究最后强调,该研究是“迄今为止最大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调查了刷牙行为与血管和非血管疾病的相关性。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即不刷牙或很少刷牙,与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相关。有鉴于此,应养成勤刷牙的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降低死亡风险。

《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指出,口腔健康是全身健康的基础建议,为促进口腔健康,应做到: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每天至少要刷牙两次;

一人一刷一口杯,即一个人一把牙刷和一个口杯,每人分开放置,以避免交互感染;

提倡使用保健牙刷,注意及时更换;

使用牙线或牙间刷辅助清洁牙间隙;

根据口腔健康需要选择牙膏,提倡使用含氟牙膏预防龋病;科学吃糖,少喝含糖饮料;

吸烟有害口腔健康,应尽早戒烟。

此外,还应做到: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口腔健康检查;

每年洁牙(洗牙)一次。

当口腔出现不适、疼痛、牙龈出血、异味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及时修复缺失牙齿。

选择具备执业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口腔保健和治疗。

本文转载自e药环球(ID:ey_global),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如有需求请至e药环球回复“转载”申请转载权限。

往期推荐:

47岁男子一年内2次脑梗!这些多数人中招的坏习惯,秋冬季更要注意!

经常犯困,这是你的血液黏稠?看完这个你就清醒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djo.com/zlcl/216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