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我,价格如果在周线级别上是下跌,日线级别上又是上涨的,那不是走势矛盾了嘛,这种到底该怎么处理呢?
这其实是没有搞明白k线图上,周期扩散的规律。
啥叫周期扩散?简单来说,就是价格的变化是缓慢的,是一步步的体现在k线图上的。
这里面包含了2个规律。
第一,价格走势,都是从小级别逐步演化成大级别的。
第二是小级别趋势出现的次数很多,大级别的次数很少,出现概率会逐级降低。
比如一只股票从50块见底之后开始涨,可能涨到60块,日线级别已经有明显的上涨趋势了,但周线级别仍然是下跌的。然后等涨到70块时,周线级别已经是上涨趋势了,但是月线仍然是下跌的。接着等涨到80时,月线才出现上涨趋势,但是季线又仍然还是下跌的,以此类推。
而50到60的波动是很容易出现的,但是50到80的波动,是很难得出现的。
比如我们以美的集团为例,我加载了双均线来进行分析。
假定,双均线变红,就判定为上涨趋势出现;双均线变黄,就重回下跌趋势。
那么很明显,图中的下跌趋势当中,从年8月份至今,共出现了5次日线的上涨,但是只有最后一次(年12月22日),出现了像样的、有持续性的上涨趋势。
而从周线上看,是直到年1月5日,才出现了双均线变红,也就是上涨趋势。
而日线上已经涨了很久了,月线上看,却是刚刚才开始启动上涨,这就是周期扩散。
可能10次日线级别的上涨机会中,只有4次走出了周线的上涨,然后只有2次走出了月线级别的上涨,最后只有1次机会走出了季线甚至半年线的上涨。
所以,依据这个扩散的规律,就可以做出一套周期共振的交易策略。
比如,当一个标的的月线是上涨的,周线是上涨的,那么在日线级别的下跌回调之后,出现重新上涨的苗头时,就开始买入,使得你的交易方向,出现日、周、月线都是同一个方向的情况。
因为月线级别的趋势,一旦形成,是不会轻易结束的,毕竟航空母舰的掉头,肯定不如小快艇。
同样的,根据我们说的趋势出现概率,是从低到高逐级降低的逻辑来看,交易日线级别的趋势走势,错误次数就会多一些,同时止损额也会小;而交易周线的走势,错误次数会减少,但是单次止损额会增大。
那么,根据上面的理论,我们来分析一下本周的行情推演。
首先,我在2月27日的文章里,提到过上证指数如果在3月15号(本周五),收盘价在以上,那么就会出现周线级别的双均线拐头向上。
今天指数的继续上涨,使得周线上已经出现信号了。
所以,只要本周价格稳住不跌破,多头力量就再下一城,想着大跌回补的希望,又渺茫了一些。
而未来周线级别如果出现上涨,相信不会很快结束,除非在20周的时间内,跌破的低点,能破这个价格的,我觉得短期只有经济危机了。
同时,今天沪深和上证50的周线图形上,也都出现了双均线上拐,这就像打仗一样,各地纷纷出现捷报。
相对来说,科创50和创业板就稍弱一些,但是今天也开始有补涨的迹象,而我在上周五加仓买入的医药ETF,直接涨了将近3%,非常给力。
而在月线走势上,指数的关键点位是点,也就是说,在3月29号收盘时,指数如果站上点,那么意味着月线级别出现了见底的信号,这是最快速的上涨走势。
而如果选择更慢的走势,则需要到4月底,指数站上点即可,同样月线会出现双均线上涨走势。
所以,按照目前的大盘走势,稳住的时间越久,价格越跌不下去,那么这个低点成为历史性大底的概率就越高。
现阶段,时间是我们的朋友。
而目前最难受的,应该是手上有子弹,又不知道买什么,然后在等回调的朋友,明天将分享文章,看看目前还有哪些东西能上车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