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康复案例
预防知识
饮食健康

学海无涯一例犬肥大细胞瘤的诊治

作者刘康/医院摘要:肥大细胞瘤(mastcelltumors,MCTs)是犬最常见的皮肤肿瘤之一,肿瘤起源于肥大细胞,肥大细胞参与控制局部血管弹性,胞浆内含有多种生物活性分子,包括肝素、组胺、白三烯和多种细胞因子。肥大细胞瘤既可发生在表皮(随皮肤移动的浅表肿瘤),也可发生在皮下组织(被覆皮肤可在肿瘤表面自由移动)。大体看来,肥大细胞瘤类似于任何原发性或继发性皮肤损伤,10%-15%犬肥大细胞瘤在临床上不能和一般的皮下脂肪瘤相区别。肥大细胞瘤只有通过细胞学检查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

一、病例简介

火耳9岁未去势公犬半年之前发现胸口有一2CM*1CM大小的肿块,涂了红霉素软膏后就消下去了,反反复复半年时间,最近发现肿块周围一医院。

二、基础检查

T:38.5P:次/minR:24次/min可视粘膜粉红CRT1S触诊体表淋巴结无肿大,尿比重:1.尿八项阴性

1、CBC生化如下:

尿素氮肌酐同时上升血钾上升血磷正常高比重尿说明是肾前性氮质血症,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红细胞积压同时上升结合TP和ALB也上升说明脱水。

2、影像学检查:

三、细胞学检查

染色片上能看到形态均一的圆形细胞,胞浆内有明显的紫色颗粒为肥大细胞

四、诊断结果

结合临床症状和细胞学结果诊断为肥大细胞瘤

五、治疗

1、外科治疗,肿瘤边缘3-5CM处切除,同时样本送检做病理学检查。通过病理结果来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2、病理报告为肥大细胞瘤2级,对于分化良好的和多数中等肥大细胞瘤都有可能通过手术得到治愈。

六、讨论

怀疑肥大细胞瘤的患犬应进行FNA检查。细胞特征为形态均一的圆形细胞,胞浆内有明显的紫色颗粒,涂片中通常还可以看到嗜酸性粒细胞。约1/3的肥大细胞颗粒永Diff-Quik染色不着色,如果在真皮或皮下肿物中发现类似肥大细胞的嗜碱性圆形细胞,应该再用姬姆萨或瑞氏染色以显示紫色颗粒。做出细胞学诊断后,兽医可以与主人讨论治疗选择并建立治疗方案。治疗的抉择取决于是否出现不利于预后的因素和对临床症状的分级,依据现有的文献资料来看手术切除和放疗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对于那些可以进行大面积切除部位的肿瘤而言,手术摘除是最佳的治疗选择,现在有资料表明,对于大部分肥大细胞瘤而言只需切除肿瘤周围3米范围的组织即可,且切除的深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一般而言与肿瘤相接的筋膜层也应该切除掉,如果有必要在肿瘤下的肌肉层也最好能够一起移除。所有的切除组织边缘都应该送做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评估肿瘤是否完全切除。而对于不能进行大范围切除的部位(例如四肢远端)发生肥大细胞瘤而言,应该在进行治疗前就进行切除性活检以进行病理学分级检查。

表1犬肥大细胞瘤的临床分级

表2组织学分级标准

参考文献

[1][美]RICHARDW.NELSONC.GUILLERMOCOUTO主编夏兆飞张海彬袁占奎主译小动物内科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djo.com/zdff/213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