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股民注意了,全面注册制利好落地,为何券商高开低走?真的是因为渣男属性吗?全面注册制影响了每一个股民打开了券商发展的新空间,主力刻意砸盘有何阴谋?券商什么时候会出现主升浪,哪些券商股会成为领头羊?
全面注册制的利好出来之后,券商反而下跌的一个逻辑,以及券商什么时候会出现主升,哪些券商股有可能会成为龙头。
首先我们来看二月一号出,你就宣布前面这次改革正式启动。正当大家认为券商会因为这个利好大涨,结果渣男又来了一个高开低走,为什么券商会这么走?出现利好反而大跌,真的是因为渣男的属性吗?
券商高开低走的直接原因,首先是因为这个利好低于预期,不同于三年前的科创板以及创业板的注册制制度优势。主板市场的注册制,平常的涨跌幅限制不是百分之二十,依然是保持百分之十不变。
只有新股上市前五个交日是没有涨跌幅限制的。所以说这次全面注册制改革,时间上早已预期,但是力度上却是低于预期的。从制度上来说,没有太多的一个惊喜和变化。其次也是一个利好对象的表现。我认为有资金先之先杰提前知道了全面注册制要启动这个大消息。
像上周一和上周二的创投板块,北交所概念板块连续大涨,包括券商板块在周三也突然上涨。还有就是前面北上资金,为什么一直义无反顾的加仓a股?事出反常必有妖,现在应该已经是知道答案了。提前埋伏的资金刚好借助券商的一个高开,直接兑现一场。
老粉丝应该都知道,我对券商板块整个的节奏把握还是很到位的。比如说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大双底和小双底。在这种嵌套结构的时候,我当时就明确告诉大家,券商要见大底了。包括在元旦后出了一个利空是华泰配股。
第二天券商板块整体是大幅低开。咾朋友应该都记得我在在这里说,这是一个单针又空。接下来券商板块要反转了。大家现在看到,是不是券商已经起飞了,包括券商走到这个年线压力位的时候,我也是跟大家说了,券商前期这些套牢盘已经充分消化过了,接下来会直接向上走,有望挑战这个前高的位置。
包括前面注册制这个消息出来之后,我也在小屏中跟大家分析了这个消息对券商走势的一个影响判断,大概率会冲高回落。现在是不是也得到了一个验证?说实话大部分现在不会盲目的唱歌唱空。对于a股和板块方向的整个预判了,不管是基本面、资金面还是技术面,我都是有逻辑的。
包括这一波的行情,我最看好的就是大科技方向,像数字经济、信创、机器人、人工智能这些概念最近都火得不行。不管大盘跌不跌,近期资金情绪都非常的火爆。像
正如刚才所说的,券商出现利空而低开高走处理好,反而是高开低走,再加上整个板块没有一个明确的领头羊,都是轮动上涨。说明券商目前还是处于一个大级别的底部震荡之中。前面注册制改革启动还没有真正落地,目前还在走流程,预计要到六月份才会真正实施。
这么大级别的厉害不可能瓜然而止,后面肯定还有一期主力还没有收集到足够的筹码。现在制造分歧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筹码。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券商板块里面散户太多了。而从券商历次的一个走势行情来看,主升浪启动之前都是要先围绕这个年线震荡蓄势,然后再走三浪的爆发主升浪行情。
目前整个券商板块的走势才刚刚突破年限。当前券商的一个节奏,首先在这个仅限位置的时候会获得一定的支撑,仍然是有动力去挑战前高的位置。但是目前来说,券商整个行情还是主力需求的一个过程,仍然需要向下回踩进行一个洗盘。
从这个周线来看就更清晰。其实首先是这个双底的确立,加上估值底以及政策底,券商在去年的一波大跌之后,首先是出现了一个多头的回补。在反弹到这个压力位的时候,又出现了一波套牢盘的杀跌。在底部的双底确立之后,在这里构造了一个平台震荡。
现在再次是放量突破,所以从周线的角度来讲,后面如果可以保持一个健康的放量上涨以及缩量回调,整个主升浪的行情就呼之欲出了。目前有些人因为前期买入了券商被套,被折腾的不轻,所以现在也是信誓旦旦的说,再也不想碰券商的。
其实券商是典型的周期股,从历史的一个表现来看,投资券商股还是可以获得超额收益的。如果当a股迎来牛市的时候,一直持有券商股的话,一定会得到一个超额收益,而且这个收益远超大盘的涨幅。比如说零七年的大牛市,大盘涨了五点一三倍,而券商指数涨了二十三倍。
二零一五年的小牛市,大盘涨了一点八倍,券商指数涨了三点零八倍。在二零一九年的结构性牛市当中,大盘涨了百分之五十三,券商指数涨幅达到了百分之一百三十。
我认为券商在今年就会有行情,因为注册制已经全面打开了,券商发展的新空间。首先是投行以及投行的资本化注册制注册制改革,抬升了募资的规模。很显然对投行是一个很大的利好,而且也丰富了退出的渠道。券商跟投制度,使得券商优质资产的获取以及定价能力可以快速变现。
其次,在经济业务上注册制之后,市场扩容以及换手力共振会显著放大市场的成交量。市场活跃度提升了,投资者加速入市明显对券商来说也是很大的利好。再者,两融业务规模增长,通过优化转融券机制,扩大券源供应等配套制度,完善多空平衡机制。
主板优化现行的配套制度。两融业务规模以及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尤其是占比逐渐提升的融券业务是。所以我们以二零二一年主板上市以及交易规模为基数,测算存量板块注册制改革带来的增量贡献。中信假设下投行收入新增四十六亿元,经济业务新增四十四亿元,两融利息净收入新增四十八亿元,合计增量贡献约一百三十八亿元。
也是正式开启了券商升级发展的新时代。在全面促进之下,两类券商是更为受益的。首先是头部券商,因为它的投行业务收入和占比都积极,也具有优质资产的储备,以及产业链服务和定价的能力。简单来说,头部券商的竞争力更强,在新的制度规则下表现也会更为受益抢眼。
其次是经济客户基础比较好的,两融业绩弹性强的券商也是有望收益,业务增量增长和格局优化。大家可以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