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泡是卵巢内的主要居民,他们从形成到成熟约需要近1年时间。卵泡有多种存在形式,初始形成时称之为始基卵泡。在卵巢内,有一个重要的生育银行库,在这个库里面住着卵巢的主要储备力量—始基卵泡,卵泡能够以始基卵泡的形式在卵巢内储备数年,担任种子的重责,当这个银行库里面的种子逐渐消耗完,卵巢功能便基本耗竭。
随着卵泡的生长,卵泡发育为窦前、窦状及成熟卵泡。
其中2-10mm左右的窦状卵泡计数(antralfolliclecounting,AFC)是评估卵巢功能的重要准确的指标之一。
一般于月经来潮的第二天到第四天检查。
窦状卵泡计数:
卵泡在青春期后开始受到下丘脑-垂体分泌激素的调控作用,开始进入周期性募集,即每个月有一批卵泡从小窦状卵泡发育为成熟卵泡并排卵,这个时候,正常的卵泡发育可以分泌相应的雌激素与孕激素,从而作用于子宫,出现了周期性的月经。
排卵监测就是监测卵泡是否正常发育成熟并排卵,一般当月经周期为28天左右时,可以从月经来潮的第一天开始算,到第10天开始通过超声进行评估,当然,如果不方便的话,排卵试纸进行初步监测,排卵前卵泡。
2、卵泡的数量变化规律?在胎儿发育到4个月大时,双侧卵巢内含约万~万个卵原细胞(即原始生殖细胞)。
胎儿6个月至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期间形成始基卵泡池,约有万~万个始基卵泡,到13~14岁月经初潮时,卵巢中约有30万~40万个卵泡,所剩余的只是出生时的很少一部分。
此时,卵巢周期性排卵,获得生育能力。在20~30岁育龄期,卵泡数以每个月消耗0个的速度下降,卵泡池中的卵泡不断耗竭、数目下降直接导致了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生育能力的下降。
卵巢中经过初始募集发育到窦状阶段的卵泡要么在月经周期中发生排卵形成单倍体的配子,要么闭锁而终。事实上,超过99.9%的卵泡都相继发生闭锁,女性一生中只有~个始基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
37.5岁时,卵巢仅剩余有20个卵泡,37.5岁后卵泡数目下降的速度翻倍,呈现“折棍”现象。
临近围绝经期,卵泡储备几近耗竭,因此丧失生育能力,到绝经期时卵巢中残留的卵泡数不足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