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4月29日下午,第八届侵袭性真菌感染实验诊断技术规范化暨第三届ECIFIG技能培训班依旧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专题三“浅部真菌病诊断技术”由医院黄江医院王月玲教授主持Topic1:王盛华皮肤科常见真菌感染的实医院皮肤科真菌室作为山东省第一家真菌实验室,在皮肤科常见的真菌病方面经验丰富。医院王盛华教授分享了她的实验室在皮肤科标本取材方面的实战经验,通过临床收集的照片,生动地介绍了脓液、甲屑等各类标本采集与处理的规范操作方法。皮肤科常见的真菌病包括浅表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下真菌病和侵袭性真菌病四大类,王教授详细介绍了马拉色菌病、孢子菌丝病、着色芽生菌病等的实验室检查。王教授从临床资料、直接镜检、培养、分子鉴定、组织病理等方面,着重分享了她报道的我国首例单纯皮肤型皮炎芽生菌病。最后,王教授借着上述病理,呼吁皮肤科与检验科加强学科共建,携手共赢。Topic2:占萍皮肤和皮下组织真菌感染病医院皮肤科占萍博士,通过两个病例,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对皮肤和皮下组织真菌感染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第一个病例通过皮肤直接镜检、真菌培养和分子测序,鉴定诊断为总状横梗霉所致皮肤毛霉病。第二个病例通过脓液直接涂片、培养、基因芯片及质谱鉴定技术,最终诊断为偶分枝杆菌导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第三个病例经过细菌培养、组织病理、分子测序和质谱等检测方法,确定为新型奴卡菌感染。结合上述三个病例,占博士总结了常见皮肤和皮下感染性脓肿的诊断思路,其中,脓液直接涂片、病理检查、微生物培养结合序列测定、质谱、基因芯片等微生物鉴定方法,在实验室检查方法中十分重要。Topic3:鹿秀海眼部感染暗色丝孢霉的形态医院检验科鹿秀海主任指出,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种严重的致盲性眼病,在中国发病率高达0.%,占严重感染性角膜炎的61.9%。我国眼部感染的真菌以镰刀菌和曲霉菌为主,占到全部致病真菌的71.7~82.1%,而其它的20~30%的致病菌以暗色丝孢霉为主。鹿主任介绍道,产孢的暗色丝孢霉主要包括格孢腔目、小囊菌目、粪壳菌目,不产孢或难产孢的暗色丝孢霉主要包括葡萄座腔菌目、格孢腔目等。卢主任从镜下形态、平板形态、流行病学特征等方面,向大家一一讲述了链格孢、弯孢霉、离蠕孢霉和明脐霉,尖端(波氏)赛多孢、多育节荚孢和刚毛黑孢壳菌等菌之间的鉴别。卢主任补充道,对于鉴定困难的菌株,需尽量借助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如基因测序、质谱等。Topic4:吴海燕从重症真菌感染病例看多种诊断手段在临床中的指医院重症医学中心吴海燕主任通过三例临床危重病例,介绍了念珠菌感染的
诊断方法及特点,并强调由于缺乏特异的临床特征等原因,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断仍然困难。吴主任也分享了其重症患者在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中的经验,强调临床医生需要在危重症患者侵袭性肺曲霉病诊断缺乏特异性和及时给予抗真菌药物挽救患者生命之间把握平衡。最后,吴主任总结比较了直接镜检、真菌培养、血清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方法如PCR、mNGS、MALDI-TOFMS等常见微生物实验室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专题四“真菌诊断新技术新视角学术报告”医院周树平教授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朱召芹教授主持Topic5:郭建真菌感染的分子诊断技术新进展
医院郭建医生指出,真菌引起的感染可分为全身性感染、皮下感染、表皮感染和机会性感染,其中全身性和机会性感染最为严重。真菌感染正迈向“精准诊治之路”,实验室最易开展的是形态学鉴定,包括KOH湿片法、墨汁染色、乳酸酚棉兰染色、六胺银染色、荧光染色等。质谱库的升级是影响最终鉴定结果的重要因素。分子诊断学的应用提高了检测的速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微生物的检测、鉴定和分型提供了新的“快捷途径”。最后,郭建医生指出,通过室间质控找差距,利用免医院的真菌检测水平,全面提升真菌耐药监测网的真菌检测质量。
Topic6:王瑶临床真菌实验室建设基本要求与CLSIM54更新解读
医院王瑶教授提出,侵袭性真菌病治疗策略离不开真菌检测。对于真菌检测,临床真菌实验室建设是重中之重。CLSI-M54文件详细介绍了常见生物危险评估、标本采集运输要求、标本类型的选择、标本处理、镜检及报告、真菌培养及判读等。王瑶教授强调,选择真菌血培养瓶在真菌血症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真菌培养时需注意培养基的选择、放置方向、孵育温度、湿度、时间等。
Topic7:马筱玲深部真菌感染诊断标准变更及检验技术应用
医院马筱玲教授首先分享了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美国真菌病研究组(EORTC/MSG)侵袭性真菌病共识修订和更新()。EORTC/MSG共识将IFD患者的诊断分为:确诊、可能诊断(临床诊断)及拟诊。临床诊断中的宿主方面,共识扩大了临床诊断IFD中的宿主因素范围,如血液恶性肿瘤患者、实体器官移植受者。临床诊断中临床标准的更新:诊断侵袭性肺曲霉病时,增加了CT的特征性表现。马筱玲教授还介绍了不同侵袭真菌感染确诊标准的实验室检验技术,其中隐球菌病确诊标准是脑脊液或血中隐球菌抗原阳性。
精彩明天继续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djo.com/zlcl/2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