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室里,小王着急地问道:“我的一个同事刚刚查出来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前几天我还跟他一起吃饭了,我会不会也被感染了?听说它可能致癌,我不会得癌症吧?”
专家解答
医院脾胃病科副主任袁训涛:
“基本不会的,因为感染几率非常小,如果实在放心不下可以做个C-13呼气试验,吹口气就知道了!”
根据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幽门螺杆菌和消化性溃疡学组发布的报告,大约7亿中国人感染了这种叫“幽门螺杆菌”的细菌。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幽门螺杆菌”,自从发现幽门螺杆菌(Hp)的马歇尔教授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这个原来默默无闻的细菌,渐渐混得风生水起,成了红得发紫的网红菌。
今天我们跟随袁训涛副主任医师了解下大名鼎鼎的“幽门螺杆菌”,各位看官请接着往下看: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杆菌(H.pylori)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细菌之一,为一种呈反S形或弧形弯曲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寄生在胃幽门、胃窦等附近的黏膜上。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其传播途径是经消化传播。幽门螺杆菌(Hp)可通过口-口(共用餐具、水杯),胃-口(胃里反流到口腔)以及粪-口(幽门螺杆菌可随大便排出)传播。可通过进食被感染的水或食物、聚餐、接吻、母婴传播等形式传染。
“幽门螺旋杆菌”有哪些危害?
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使胃黏膜炎症消退,加速溃疡的愈合,显著降低消化性溃疡的复发率。因此,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首先要筛查并根除幽门螺杆菌。另外,HP感染还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
我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
在“中国幽门螺杆菌信息中心”网页的首页上有三句话:HP感染了全球半数以上的人口;HP引起了一系列相关临床案例;HP感染人数最多的国家是中国。
研究表明,Hp主要传染源来自于家庭内部成员,如父母、配偶等,因为频繁地密切接触,家庭成员全部感染Hp的现象相当常见。
国内大家喜欢共同进餐,一起吃饭,筷子、唾液、食物会在同一碗菜中交融,Hp经口传染,若其中一个人有Hp感染,HP就会随着污染的食物进入到他人的胃内,从而感染其他人,这就是“吃一顿饭就会被感染上Hp”的道理。
幽门螺杆菌这么容易被感染,是不是不能与小伙伴愉快约饭了?
吃一顿饭,确实有可能会被感染上Hp,但又不尽然,如果Hp这样容易被感染的话,那国内全民都是Hp感染者了。
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人是有抵抗能力的!Hp经口进入胃内,要想在胃内生存,首先要定植到胃黏膜上。Hp会分泌尿素酶,尿素酶可分解胃内的尿素产生氨,氨可中和反渗入黏液内的胃酸,形成有利于HP定居和繁殖的局部微环境。胃内是呈高酸状态的,正常胃酸的PH值在1.3~1.8左右,这样的酸度足以杀灭很多细菌,少量Hp进入胃内,还没在胃内定植以前就会被胃酸杀灭。其次,Hp在胃黏膜上定植后,通过其毒力因素损伤胃黏膜,同时会激发人体的免疫机能,这也可以清除部分Hp。总之,人体是有抵抗能力的,少量Hp进入胃内是难以定植的,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Hp进入胃内,人体才会感染上Hp。
我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会不会得胃癌?
现在,人们越来越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