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牙结石,很多人可能不甚了解,以为只有在人体内部如胆囊、肾脏等区域才会形成结石,殊不知牙齿上结石其实更为常见。正是由于人们对牙结石的存在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其潜在危害也没有被人们所察觉,直到它引起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并引发严重后果,人们才后悔莫及。
什么是牙结石?
牙结石是一种沉积于牙面或修复体表面的矿化或正在矿化的菌斑及软垢,由唾液或龈沟液中的钙盐等无机盐逐渐沉积而成,形成后不易除去。根据其沉积的部位,以龈缘为界,可分为龈上牙石和龈下牙石。牙石对牙龈有一定破坏,是牙周病发展的一个重要致病因素。
牙结石的形成原因
牙结石形成的原因来自很多方面,主要是人的唾液中所含的矿物质,与口腔内的酸性分泌物产生反应而来。我们口腔并不是无菌的状态,口腔内有无数个细菌,每当我们吃饭,食物残渣在口腔缝隙超过5分钟之后就会形成牙菌斑(牙菌斑就是牙结石的幼体)。而且,这些反应物很容易附着在牙齿背面,或牙龈与牙齿结合处等刷牙也难以清洁的位置,这就给更多的细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时候,如果还不注意个人口腔卫生,不及时清除食物残渣,那么,牙菌斑和食物残渣会在唾液的侵泡下经过24小时会被唾液中的成分钙化,变成初始的牙结石。然而,牙结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初始的牙结石会继续沉积、矿化,越积越厚,越积越硬,最后只能通过医用器械将其清除。
牙结石形成的速度、形态和硬度因人而异,一般来说新生牙结石只需12-15小时。快速形成的牙结石要比慢慢形成的牙结石要软且碎。
牙结石的危害?
牙结石一旦钙化,并不会就此止步,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积越多、越积越厚,并逐渐向牙颈部位发展,形成更为隐形也更为可怕的“龈下结石”。
牙结石从牙冠逐渐向下蔓延,牙结石每进步一些,牙槽骨就萎缩一些,久而久之,牙齿就逐渐松动,蔓延到牙根部位。对口腔而言,结石是一种异物,它的存在本身就会不断刺激牙周组织并压迫牙龈,影响口腔局部血液循环,造成牙周组织病菌感染,引起牙龈发炎萎缩,形成牙周袋。当牙周袋形成后,食物残渣、牙菌斑和结石等更易堆积,进一步的破坏更深的牙周膜,不断的恶性循环的结果,终至牙周支持组织全部破坏殆尽,牙龈出血、牙周疾病等随之而来。
牙结石的治疗
经过钙化的牙结石难以通过刷牙等传统方式清洁,只有通过洗牙清除干净。洗牙有手工刮治和超声洁治两种,医院和诊所采用的是超声洁牙。手工刮治通过比较精细的龈下刮治器刮除牙石和菌斑。而超声洁牙机则通过高频率震荡传导至特制工作尖,对顽固坚硬的牙结石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将其震碎,使其从附着的牙面脱落。
▲手工刮治
▲超声波洁牙
相比传统手工洁牙,超声洁牙更加高效、同时更加舒适无痛。
牙结石的日常预防
1.正确的刷牙
早晚刷牙、饭后漱口是防治牙石形成的最重要措施。使用保健牙刷,选用含氟牙膏,采用正确的方法-竖刷法进行刷牙,纠正横刷法。
2.健康的饮食
合理营养,粗细搭配。多吃富有维生素的粗纤维食物,少吃甜食及粘性很强的食物。
3.每半年定期口腔健康检查
口腔常见疾病如牙周疾病等,多为缓慢发生的。定期的口腔健康检查,能够较早的发现牙结石并尽早的将其清除。
牙结石危害巨大、去除的难度也很大。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洗牙后牙齿表面会变得比较粗糙(去除了大部分牙结石、菌斑),如果不注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即使彻底洁治后,牙结石仍较容易再次沉积在牙齿表面。因此不能掉以轻心,注意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