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快乐
Thursday,September10,
春风化雨数十载,一生描绘教育梦。无论艰辛,老师们总是在耕耘着三尺讲台,播撒着知识的种子,教导我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可是,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老师们往往忽视自己的口腔问题,成为口腔疾病的高发人群。
由于老师在教室上课,工作环境缺氧,且需要持续性、大声地讲课说话,空气常常还没有吸到肺部,就又从老师的嘴里“说”了出来,这些情况都造成了老师用口呼吸的习惯,造成进入肺部的氧气不足和利用率降低。
再加上教师讲课时要接触粉尘,唾液丢失较多,口腔自洁作用较差,给菌斑堆积创造了条件,因此教师成为龋病的高发人群。任其发展下去,牙齿疼痛和牙龈肿胀随之而来,更易导致牙周病,损害口腔健康系统,最终牙齿掉落,严重影响全身健康。
在这个专属教师的节日里,小都精心献上的口腔护理知识,让老师们从“齿”轻松应对口腔问题~
一、先从右边开始刷牙
很多人右侧牙齿的牙石都比左侧略多。因为右手拿牙刷时,刷右侧会费劲一些,需要注意力更集中,所以最好先刷右边。如果是左撇子,当然就先从左边开始刷啦。
二、刷牙前牙膏可以沾水
有传言说如果牙膏沾水,会起很多泡沫,让人误以为已经刷了很久而提早结束刷牙。其实刷牙是一种枯燥的重复活动,不管是否沾水,刷牙时人们都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一些。
沾水后泡沫更丰富,有助于清洁牙齿。牙膏在嘴里溶解、发泡,都需要水,虽然口腔里有唾液,但对于敏感型的朋友,牙膏吸收太多口腔黏膜的水分,可能会难受甚至掉皮。
注意:一些脱敏和美白牙膏的有效成分遇水后会快速分解,刷牙前不宜沾水。
三、刷牙至少要两分钟
不算智齿一般有28颗牙,每颗牙有3面要刷,一共84个牙面,2分钟内每个面平均刷不到两秒,并不算长。如果要想达到比较好的刷牙效果,两分钟都未必够。
注意:光凭感觉不可靠。如果没有可计时的电动牙刷,最好以时钟作为计时参考。
四、刷毛保持斜45度
牙菌斑容易长在牙齿的中下1/3靠近牙龈的位置,甚至牙齿和牙龈之间的间隙。刷毛斜45度放在牙齿和牙龈交界的位置,清除牙菌斑最有效。
五、刷牙幅度不宜过大
正确的方式是小幅度水平震颤,幅度不超过一两颗牙的宽度。
应该一颗牙、一颗牙,从前到后、从后到前地刷牙,不要前后左右「拉大锯」。幅度大了,容易损坏牙齿,时间长了会在牙齿的根部磨出一排凹槽,也就是医生们所说的楔状缺损。
六、牙龈出血更要认真刷牙
牙龈出血说明牙有炎症。越怕出血,越不好好刷牙,炎症就越严重.....越是出血的地方越要好好刷。刷干净以后,牙龈消炎自然就不出血了。
注意:如果认真刷牙一星期还是出血,可能需要进一步治疗,单靠刷牙不能解决问题。
七、家人不要共用牙膏
共用同一支牙膏,如果其中一人感冒,或患有口腔疾病,在刷牙时,感冒病毒、口腔细菌很容易通过牙膏口传播到其他人的牙刷上。
八、牙膏应经常更换品牌
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可能会使一些有害的口腔病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从而使牙膏失去作用。
另外,得到卫生部门认可的功效牙膏只有三种:防龋、抗炎、抗过敏。除了上述三种功效之外,其他所谓“功效”牙膏多是商家为了推销而制造的“噱头”。
九、刷牙后记得刷舌头
舌苔上有些会导致蛀牙、牙周炎等,细菌代谢物还会造成口气。刷牙后吐出舌头,用牙刷背面的橡胶刷舌区域或专用刮舌板轻刷舌头,重复几次。最好别用刷毛直接刷舌头,容易伤到。
尽量刮到舌头根部,但可能有呕吐感,要慢慢练习。
十、漱口水不能替代刷牙
漱口水可以冲走部分食物软垢,并产生一定抗菌作用,改善不良口气。但漱口水不能有效去除牙菌斑,也无法抑制牙周致病菌生长,就算天天用漱口水,也必须好好刷牙。
“教师”二字不仅有幸福和光荣,更有十年如一日的艰辛和付出。老师们工作辛苦,平时对于口腔的防护必不可少,一旦发现有口腔不适,医院就医;最重要的是要定期洗牙,去除龈上菌斑和牙石,保持口腔清洁。
青岛市口腔医院是青岛市卫健委审批建立的非营医院,引进多种国际先进医疗设备,专家团队联合会诊模式,一站式解决患者的各类口腔问题。
采用先进消毒灭菌技术,实行“一人一钻一器械”,以专业的治疗技术、优质的医疗服务、现代化的医疗设施和优良的就医环境,为岛城市民提供全面而精良的口腔医疗与保健服务。
祝每一位老师都拥有一口健康美丽的好牙,让老师们自信的笑容伴随知识的种子,一起洒落在莘莘学子的心田~
往期推荐
公益行丨炎炎夏日送清凉,点滴关怀沁人心
牙齿矫正案例丨爱笑的人,牙齿怎能不整齐?
做不好这些事,牙齿矫正就白做了!
院内环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