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康复案例
预防知识
饮食健康

口腔溃疡反复出现是由于上火导致如何科学用

口腔溃疡是一种很常见的口腔粘膜发生破损的疾病。大约每十个人中就有超过一人患病,且男女老少都可发病。

虽然是“小毛病”,但口腔溃疡有时疼痛难忍,甚至会影响正常的饮食和作息。

口腔溃疡容易复发,发病是由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当然,上火比较容易导致口腔炎症、破溃,但并不是所有的口腔溃疡都是由于上火导致。下面就来科普一下,不同的口腔溃疡都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1

引起口腔溃疡的因素

1遗传因素

比如复发性口腔溃疡,遗传因素占的比例比较大。如果父母辈都有患过这种口腔溃疡,那么遗传给子女的几率可高达90%,主要是在有血缘关系那一辈的遗传因素作用较大。

另外,复发性口腔溃疡还可受到心理因素的重要影响。过于激动,波动较大的情绪可造成交感神经兴奋而导致身体的内分泌出现异常,从而诱发这种口腔溃疡多次发作。

2口腔清洁度低

如果每天对口腔和牙齿的清洁不到位,导致咀嚼后的食物残渣仍存留在口腔内,比如夹在牙缝中或口底等,如果这时每天的牙齿清洁并不能彻底,那就容易导致细菌滋生,诱发口腔炎症和溃疡。

3缺乏营养素

当人体缺乏维生素B2时,也容易引起口腔的溃疡。当然,如果人身体缺乏一些铁元素、锌元素或者是叶酸时,也会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而诱发口腔的溃疡。

4精神因素

如果近期压力较大,精神总是处于焦虑、紧张的状态,就会导致睡眠差,身体疲劳,机体抵抗力有所下降,进而加大了细菌感染的机会,也容易出现口腔溃疡或头面部上火冒痘的情况。

口腔疾病有很多种类型,有一种口腔疾病很容易与口腔溃疡混淆——口腔白斑,这种症状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引起癌变。在这里建议大家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口腔白斑

口腔白斑是发病率很高的疾病,口腔各部位黏膜均可发生,以颊、舌黏膜最多见,表现为灰白色或乳白色斑块。一般无自觉症状,严重时可有粗糙、味觉减退、局部发硬等症状;溃烂时可出现自发痛及刺激痛。

:会出现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精神紧张,严重者对肝脏或者肾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甚至可能导致癌变。

引起口腔溃烂的原因有很多,那么日常有哪些可以缓解口腔溃烂的小妙招呢?

2

分类化解口腔溃疡的小妙招

1创伤性口腔溃疡

创伤性口腔溃疡多由尖锐的牙根、牙尖或由长期咬腮、咬颊、咬唇等自伤性不良习惯造成。

应当先去除局部刺激因素,然后考虑用药。

首先用漱口水清洗口腔,特别是患部,把食物残渣、唾液等漱去,然后用干净的棉签轻拭后再局部用药,以便药物直接粘附在溃疡面上。

若局部涂抹药物困难者,用喷撒药粉器将药物喷洒到口腔内,使药物均匀撒布于口腔黏膜的溃疡面上,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般2周左右愈合。

局部用药包括冰硼散、三七粉、西瓜霜、珍珠粉等。另外,膜剂的治疗效果也不错。

2复发性口腔溃疡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口腔黏膜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其病因复杂,如精神过度紧张、微量元素缺乏、免疫力异常、消化道疾病(胃肠溃疡等)及女性经期均可引发。

有自限性,一般情况下10天左右可愈合,但愈合后较易呈周期性复发。

复发性口腔溃疡局部用药有两类:

第一类为抗菌消炎类,包含

漱口液:如0.02%醋酸氯己定溶液,每天4~5次,每次10毫升,含于口中5~10分钟,然后吐掉漱口液即可,无需再用清水漱口;

口含片:西地碘片(华素片),每天3次,每次1片,含服,具有广谱杀菌、收敛作用;

溶菌酶片:每天3~5次,每次1片,含服,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和消肿止血作用;

散剂,青黛散、冰硼散、西瓜霜等,少量局部涂抹,每天3~4次。

第二类为止痛类

如0.5%盐酸达克罗宁液,用棉签蘸取涂抹于溃疡处,有迅速麻醉止痛作用;

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液用于饭前漱口,有止痛作用。

3补充微量元素

由于口腔溃疡可能是由于缺乏维生素B族而引起,因此应该适量补充缺乏的维生素。当然,体内缺乏铁、锌元素也会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

4机械性损伤

比如佩戴牙套,不小心咬到舌头和口腔内皮等,因此平时要尽量避免口腔发生外力损伤,比如吃饭不要狼吞虎咽等。

5饮食清淡如果口腔发生了溃疡,那么在饮食方面肯定是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太辣的和太油腻的,重盐的食物都要少吃或不吃,以免加重溃疡的严重程度。

对于女性朋友来说,体内雌激素的降低,也会导致口腔溃疡的发生。因此,女性在生活中要更加注意内分泌调节,可以补充一些天然雌激素的食物,比如大豆类。

虽然口腔溃疡是自愈性疾病,但一般来说病程会较长。轻型溃疡和疱疹性溃疡大约1-2周可愈合,重型溃疡则需要大约1-2个月,溃疡深大,容易留下疤痕。

此外,如果口腔溃疡经久不愈、反复发作且溃疡处或口腔内组织有糜烂、硬化等情况,或者在身体其它部位如颈、背部、生殖器附近有溃疡发生,请一定要及时就医,切不可自行诊断服药,以免耽误病情。

●冬病夏治“三伏灸”并非人人可做

●湿热体质

影响美丽又易暴脾气的体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综合自网络,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提醒:本平台分享出来的方剂、饮食建议、施灸方案等仅供同道参考和交流,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患者就医辩证诊治,网络推断不会太精确。

更多健康信息,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djo.com/zlcl/1819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