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康复案例
预防知识
饮食健康

你真的了解艾滋病吗

01

艾滋病是什么?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由感染艾滋病病毒(HIV病毒)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02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1、理发

  理发也会感染艾滋病病毒。若理发用的刀具等感染上了HIV,不经消毒直接使用,并不慎划伤您的皮肤,您感染上艾滋病的概率为0.3%~0.5%。

2、美容(如纹眉、穿耳)

  若美容用的刀具、针具感染上了HIV,不经消毒直接使用,并不慎划伤或刺伤您的皮肤,您感染上艾滋病的概率为0.3%~0.5%。

3、拔牙、纹身、修脚。

  若拔牙、纹身、修脚用的刀具、针具感染上了HIV,不经消毒直接使用,并不慎划伤或刺伤您的皮肤,您感染上艾滋病的概率为0.3%~0.5%。

4、共用刮脸刀。

  若共用刮脸刀上感染了HIV,不经消毒直接使用,并不慎划伤您的皮肤,您感染上艾滋病的概率为0.3%~0.5%。

5、共用牙刷。

  若共用牙刷上感染了HIV,不经消毒直接使用,并不慎划伤您口腔内皮肤,或您有牙龈炎、口腔溃疡等口腔常见病,您感染上艾滋病的概率为0.3%~0.5%。

  

6、救护流血伤员。

  救护者皮肤破损或有创伤口,在救护流血的伤员时,破损的皮肤或创伤口接触到伤员含HIV的血液,导致HIV进入救护者的血液循环,从而感染上病毒。

  

7、接受血液或血制品。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输血或血液制品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输血和血液制品,挽救了无数患者的生命,但是如果输了被HIV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是将HIV直接输入了血液循环,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介于90~%。

  

8、医疗器具不洁。

  人们接受医疗服务时,不慎被污染HIV的器具如针头刺伤皮肤,或粘膜直接接触到含有HIV的体液,从而HIV进入人的血液循环。有研究发现,在医院一般条件下,使用被HIV污染的针头和针尖,单纯一次性刺入皮肤而感染HIV的概率为0.3%。

所以,千万不要以为只要没有危险性行为就万事大吉了,很多途径都可以让艾滋病悄悄找到你。

03

艾滋病的预防

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了解艾滋病毒;不要进行无保护措施的性行为,可使用安全套;不与别人共用针头,使用已消毒注射器;小心使用血制品。

  

2、特异性预防

  A)随着年美国CDC分类诊断标准,扩大了AIDS的诊断范围,有利于AIDS的预防及治疗,依据CD4T淋巴细胞减少,给予一定的投药;

  B)艾滋病疫苗:美国对含有gp成份的两种艾滋病疫苗进行了第二期人的试验,由于已有6人发生了感染,而暂时终止。泰国正进行UBI合成疫苗试验;

  C)阻断母婴传播:CD4+T淋巴细胞;/μl的艾滋病孕妇,用AIT于产前,产程内及婴儿治疗,有一定的保护效果。

  

3、综合预防

  A)普及宣传艾滋病的预防知识,了解传播途径和临床表现及预防方法;

  B)加强道德教育,禁止滥交,尤其与外籍人员性乱行为,取缔暗娼;

  C)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

  D)禁止与静脉药隐者共用注射器、针头;

  E)使用进口血液,血液成份及血液制品时,必须进行HIV检测;

  F)国内供血者严格排选,应逐步做到检测HIV阴性方能供血,严防HIV传播;

  G)献血、献器官、组织及精液者应做HIV检测;

  H)建立艾滋病检测中心;

  I)提倡使用避孕套;

  J)艾滋病或HIV感染者应避免妊娠,出生婴儿应避免母乳喂养。

04

艾滋病的症状

1、如同普通感冒、流感样:

艾滋病早期最常见的症状与普通的感冒发烧有大同小异之处,会有疲劳无力、咳嗽、发热等表现,而且随着病情的加重,症状会渐渐增多。

2、皮肤病变:

在艾滋病早期症状中,皮肤、黏膜出现白念球菌感染是很常见的。皮肤感染往往好发于皮肤皱褶处,黏膜感染则以鹅口疮、口角炎、阴道炎为多见,都很容易出现疱疹、紫斑、血泡、淤血斑等症状。

3、持续性发热:

一旦艾滋病病毒开始侵犯内脏器官,就会出现原因不明的持续性发热,可长达3~4个月。还会伴随着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便血等症状。

4、食欲不振:

艾滋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肠胃不适症状,可引起持续性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食欲会渐渐减退。

5、消瘦:

与糖尿病患者一样,艾滋病患者在身材上最明显的变化是会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大多数患者在患病以后的三个月之内,体重会减轻10%左右,甚至更多。

6、全身淋巴结肿大:

艾滋病患者在早期会出现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明显的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的淋巴结,由于艾滋病引起的淋巴结大多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无疼痛感。

艾滋病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但并非每个患者都会出现上述所有症状。并且,除了以上几种症状外,还有其他症状也是艾滋病的先兆,如神经系统病变中的记忆力下降、头痛头晕、反应迟钝、精神异常等。

05

近期有关艾滋病的热点事件

基因编辑婴儿事件,仍处于舆论的暴风圈。就在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召开的前夕(11月26日),南方科技大学的生物学家贺建奎就宣布这个大新闻。

一对基因编辑双胞胎婴儿——露露和娜娜于今年11月在中国诞生。

这是历史的一刻,这两位女婴正是世界上首例免疫艾滋病的基因编辑婴儿。

11月28日,贺建奎出席第二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峰会现场。

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她们在胚胎期间就被敲除了基因CCR5。这使她们获得了天然抵抗艾滋病的能力。

只是这项所谓的成果,并未以论文形式正式发表,也未有领域内其他专家审核。

消息一出,当天就已有位额学家发表了联合声明。现在全球已经有数不清的科学家,强烈谴责其未经严格安全伦理性审查即开展胚胎基因编辑。

那么,对于两位女婴而言,她们被敲除的基因位点CCR5是什么来头?

我们先从一位特殊的“柏林病人”——蒂莫西·雷·布朗(TimothyRayBrown)说起。

他正是世界上首位被治愈的艾滋病人。

很少有病人能像这位“柏林病人”那么倒霉,他同时患上了艾滋病和白血病,祸不单行。

然而,更没有谁比“柏林病人”幸运。即便身患两种绝症,现如今他却是一个完全的健康人。

此外,这两位婴儿为此付出的风险代价倒不小。

目前被广泛研究和应用的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虽然精确度已经很高,但仍然会有许多风险。

而这项技术中还是难以避免出现“脱靶”效应。简单来说,这可能会破坏人体原本正常的基因,导致难以预估的遗传病风险。

事实上,根据已知报道,这两位基因编辑婴儿,其中一位并未完全编辑成功。

在贺建奎的前期实验结果,他并没能同时敲掉CCR5的两个等位基因。

因此CCR5基因并非完全失活,拥有一份该基因的婴儿仍有可能感染HIV。

这也意味着,其中一位婴儿甚至连这最小的收益都没有获得。

相反的,前面在柏林病人的案例中已提到过CCR5基因缺陷的个体,天生对某些病毒抵抗力差。

所以贺建奎的团队更没必要为了一个可控的小概率感染,而让一个正常基因失效。

这种人体实验是反伦理的,极其不人道的,遭到全球科学家的反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技术本没有对错,还是得看操控这项技术的人。

总之,艾滋病看似离我们很远,其实艾滋病病毒可能早就已经潜伏在我们身边了。很多早期患者怀着侥幸心理,甚至还有很多人是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艾滋病的,所以大家在生活中一定要洁身自好,注意个人卫生,一旦要接触到血液的行为都请务必小心谨慎,这是对你自己的负责,也是对你家人的负责。

预防艾滋,人人有责。

SHONE

赞赏

长按







































中科刘云涛影响力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djo.com/zlcl/17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