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疾病病因
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
治疗策略
康复案例
预防知识
饮食健康

吸毒与口腔黏膜疾病

毒品是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等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吸毒对人体最直接也最易被忽视的危害主要在于对口腔健康的损害。

吸毒与口腔黏膜疾病

1.硬腭穿孔

吸毒对口腔黏膜造成直接的损害,常表现为腭部的穿孔。曾有报道1例有10年吸食可卡因史患者,硬腭出现6mm×7mm大小的瘘管口。1例有5年可卡因吸食史患者,出现3mm×1.5mm大小的腭部中线穿孔。1例由于吸食可卡因导致上腭穿孔的女性患者。吸食可卡因引起的血管收缩及药物的腐蚀性作用能导致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坏死,可卡因的刺激还会影响这些损伤的愈合。

2.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吸毒导致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患病率增加。有人对名吸毒人员进行口腔检查,发现吸毒人员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的患病率为37.08%,普通人群的患病率为3.0%。推测可能原因包括吸毒人员的不良生活习惯、吸毒后口腔无味导致过度咀嚼槟榔以及吸毒后体质下降,口腔局部环境的改变,对化学物理刺激比较敏感等。

3.口腔癌

吸毒也会增加癌症的患病率,研究发现吸食鸦片的剂量与上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研究也显示口腔癌的发生与吸食鸦片有很大的相关性,吸食鸦片是导致口腔癌发生的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4.艾滋病相关口腔黏膜病变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致命性慢性传染病,吸毒与艾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静脉注射毒品者共用不洁注射器,可造成艾滋病的感染和传播。吸毒还会进一步增加机体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研究显示冰毒可提高HIV病毒感染人类巨噬细胞的能力。大多数HIV感染者都具有口腔表现,且口腔表现常在疾病早期出现。艾滋病的口腔表征主要集中在口腔黏膜病损,包括真菌感染导致的口腔念珠菌病、HIV感染患者所特有的毛状白斑、组织胞浆菌病、卡波西肉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还包括一些非特异性的口腔黏膜病变,如非特异性溃疡、口腔疱疹、坏死性溃疡性口炎等。

5.口干症及其他口腔黏膜疾病

有人对名吸毒人员进行口腔健康调查,发现人中有人患有9种口腔黏膜病,患病率最高的为尼古丁口炎(27.5%),其次为口干症(26.6%),白色水肿(22.5%)。国外也有研究显示,吸食冰毒、大麻、可卡因等容易引起口干症状。口干症的发生可能与毒品作用使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受损,或者过度刺激交感神经功能有关。毒品刺激上呼吸道黏膜可引起黏膜溃疡,其对胃肠平滑肌的作用可使肠道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从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食欲降低甚至厌食,进一步导致体重减轻和营养不良,引起口角炎、念珠菌病、舌痛等。吸食鸦片的病人,则经常出现疱疹性口炎。

6.其他

除口腔黏膜以外,毒品对口腔健康的损害还包括牙体、牙周组织、三叉神经、颞下颌关节等:①吸毒者常表现出牙齿的严重龋坏,龋损呈广泛性破坏,甚至导致牙齿折断。主要是吸毒者口腔护理意识较差,刷牙方式不正确,以及对甜食、饮料的摄入增多,加上吸毒者唾液流速降低等诸多因素综合引起。②吸毒者的不良口腔护理习惯,导致牙菌斑堆积,口腔内菌群失调,引起牙龈或者牙周的炎症。③毒品中的类吗啡肽物质会抑制甚至终止自身的类吗啡肽物质的分泌,吸毒者一旦停止吸毒,类吗啡肽物质的摄取停止,人体生理活动产生紊乱,产生肌肉疼痛、腹痛、流泪、情绪焦虑以及失眠等症状,在口腔内的表现则是温觉异常及三叉神经痛症状。④吸毒者精神常精神紧张亢奋,伴有严重的磨牙症。牙齿的过度磨耗、吸毒者常有的焦虑、紧张等精神症状以及吸毒引起的人体免疫功能下降,都是造成吸毒者罹患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可能原因。

吸毒患者在就诊时常隐瞒自己的吸毒史,会影响医生对疾病及病因的正确判断。了解吸毒者可能的口腔表现,并结合其全身状况相关情况,能帮助医生辨识吸毒者。由于鼻吸入可卡因导致硬腭穿孔的患者,若患者不能停止吸食可卡因,则会影响手术修复腭裂组织的效果及恢复情况,甚至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吸毒患者口腔疾病的发生常常与其口腔健康意识缺乏、口腔卫生维护不当有关,医生应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口腔保健,以此提高吸毒患者这一特殊人群的口腔健康水平。

本文来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那里好
北京白癜风医院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usdjo.com/zlcl/15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