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图为皮肤表面比较明显的念珠菌感染伴随细菌感染的症状表现,但切记,如果只是乳腺管的念珠菌感染,可能只有乳房疼痛,但皮肤并没有症状表现。
当母乳妈妈发生哺乳疼痛....
乳房发生念珠菌感染也是哺乳疼痛的常见原因。
这种疼痛和单纯因为含乳或吸吮不良带来的疼痛有所区别:
1、妈妈通常会感到乳房灼热或抽痛。
2、疼痛在哺乳之后持续较久,并可能比哺乳时更严重;或者哺乳时不疼痛,结束哺乳时才开始疼痛。
3、有的还会波及背部和肩膀,或夜晚时疼痛更明显。
如果你的乳房有这样的疼痛,并同时伴有以下状况中的某一条,那么疼痛的原因之一可能就是念珠菌感染:
1、乳晕皮肤红而亮、脱皮
2、这段时间宝宝发生鹅口疮或尿布疹
3、这段时间自己或家人发生念珠感染(如念珠菌阴道炎)
4、这段时间自己或宝宝使用过抗生素
5、这段时间身体很疲劳,免疫力较差
6、对乳头进行过度清洁(比如经常用肥皂水清洁)
7、较常使用奶瓶奶嘴(含安抚奶嘴)
需要注意的是,当乳晕乳头破损时,念珠菌感染更容易发生,所以让宝宝更好地含乳非常重要。[1]
认识念珠菌感染
念珠菌属于真菌,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它是人类肠道常见的组成菌落之一,也是皮肤和泌尿生殖系统中的一种共生菌。在一些状况下,如正常菌群失调、免疫力较低,就容易发生念珠菌感染。
需要注意的方面有:
1、若使用奶瓶奶嘴或其他与婴儿口腔或乳房接触的物品,在使用后需要做到清洗、消毒和干燥,并在干燥通风的地方保存,因为念珠菌喜爱闷热潮湿的环境。
2、家人都需要保持个人卫生,包括如厕前后洗手,回家先洗手,及时更换衣物等。
3、调节心情,在哺育间隙尽可能休息,选择均衡有营养的饮食,适当进行身体锻炼,这些对提升免疫能力都很有帮助。
关于诊断:
医生一般不要求做真菌培养,因为正常皮肤或非感染性疾病真菌培养也会出现阳性,所以不能作为特异性诊断指标,只能作为参考。目前仍旧是通过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判断。真菌感染虽和细菌感染不同,但因为缺乏可靠敏感的监测指标,确诊的确有挑战性;
关于治疗:
若单纯为外部感染,只需外用抗真菌药膏,如咪康唑、益康唑乳膏;
若伴随乳头皲裂可用莫匹罗星软膏来治疗和预防继发细菌感染(每次哺乳前清除药膏);
若伴随乳腺感染,则需口服氟康唑,服药一般不需停止哺乳。
最后的小结
症状:念珠菌感染可能造成乳房的红、痒、抽痛或灼热感;
治疗:念珠菌是一种真菌,可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预防和恢复:
1、注意相关用品和个人卫生
2、避免滥用抗生素来减少感染
3、调整心情,合理饮食和休息,提升自身免疫力也可帮助感染恢复及减少感染。
赞赏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