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患者或基层医务人员向我咨询一些关于吸入激素治疗哮喘的问题。譬如,什么症状适合吸入激素治疗?如何使用?剂量多大?疗程多长等。下面就吸入激素治疗哮喘的相关问题叙述如下,供参考。
1.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的特点激素吸入后可迅速直接到达炎症部位局部,直接抑制与哮喘有关的炎症细胞,降低炎症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减轻黏膜水肿,抑制气道黏膜腺体过度分泌,增加黏液的清除,并降低气管高反应性。
吸入用药能迅速、直接地作用于气道,且降低了激素口服或静脉给药时的全身不良反应。吸入激素适用于不同年龄、不同哮喘严重程度的患者。
2.适合吸入激素治疗哮喘的患者经医师检查,确定为2级轻度持续哮喘:
(1)症状≥每周1次,但<每日1次,可能影响活动和睡眠;夜间哮喘症状>每月2次,每月<每周1次;
(2)第一秒用力呼气肺活量(FEV1)占预计值≥80%或最大呼气流速(PEF)≥80%个人最佳值;
(3)用力呼气流速(FEF)或FEV1变异率20%~30%;
或者以往未经规范治疗的初诊哮喘患者,可选择低剂量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治疗。
3.吸入激素的种类、剂型和用法目前临床应用的吸入糖皮质激素主要有:
1.二丙酸倍氯米松(BDP)
二丙酸倍氯米松为地塞米松的衍生物,为定量气雾剂,规格μg×60喷。成人的常规维持剂量为每日吸1~2次,每次1~2喷。病情严重者,起始剂量为每日~μg,最大量每日不超过1mg,起效后逐渐减少到最小维持剂量。
2.布地奈德(BUD)
有气雾剂(普米克)和粉剂(普米克都保)两种剂型,规格为:气雾剂50μg×喷,μg×喷;干粉吸入剂μg×吸,μg×(~)吸。成人气雾吸入布地奈德起始剂量为每日~μg,每日2次,有效后减至最小维持量,通常为每日~μg,每日2次。布地奈德的抗炎作用较二丙酸倍氯米松强。
3.丙酸氟替卡松(FP)
布地奈德丙酸氟替卡松有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和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混合粉剂两种剂型。成人应用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的剂量为每日~μg,分1~2次吸入,重症可加量至~μg,或者按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等效起始剂量的半量为标准量。
丙酸氟替卡松+沙美特罗混合粉剂的应用剂量为成人和12岁以上的青少年每日2次,每次1喷(50μg沙美特罗/μg丙酸氟替卡松),2次/日。4岁及4岁以上儿童每日2次,每次1喷(50μg沙美特罗/μg丙酸氟替卡松)。
4.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混合粉剂
成人和12岁及12岁以上的青少年,1~2吸/次,一日2次(μg布地奈德/4.5μg福莫特罗);而对于80μg布地奈德4.5μg福莫特罗/吸的推荐剂量为:
成人(18岁及18岁以上):1~2吸/次,一日2次,有些病人可能需要使用量达到4吸/次,一日2次;
青少年(12~17岁):1~2吸/次,一日2次;
儿童(6岁和6岁以上)2吸/次,一日2次。
吸入激素有多种剂型,如定量雾化吸入器,干粉吸入器等。
4.吸入激素治疗哮喘疗程支气管哮喘的维持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般病程不足两年的轻-中度慢性哮喘患者,可在吸入激素2~3个月、中度慢性哮喘患者在用药3~6个月后,病情稳定后开始减量。
每1~3个月递减一次,递减比例控制在5%~10%为宜。在减量过程中,须通过对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检测,逐渐摸索出一个可以控制症状的最低剂量作为维持吸入剂量(GINA所说的「降阶梯」疗法)。
患者切记不能自己停药和减量。因为症状缓解与慢性气道炎症的消失并不同步,通常症状改善在先,慢性气道炎症消退在后,过早减量或停药会引起病情的反弹,出现哮喘急性发作。
5.吸入激素治疗的注意事项(1)遵医嘱坚持用药,即使在症状缓解期也应按维持量吸入治疗。而当病情未见显著改善或更趋严重时不能自行增加吸入剂量,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升阶梯治疗,使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2)每次吸入治疗后,应用生理盐水漱口,一方面可减轻由于吸入治疗造成的声嘶和咽部不适感,另一方面还可预防口腔真菌感染。
(3)糖皮质激素吸入剂量虽然较口服小,产生副作用的几率相对较小;
但还是应该注意观察激素类药物的副作用,如肥胖、多毛、皮肤菲薄、肌无力、水肿、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症状。
编辑:张跃奇
回复激素,即可查看《长效中效短效:一句口诀搞定你需要知道的糖皮质激素》。治疗白癜风白癜风可以根治吗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