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吃深海鱼
日本人从小的饮食就离不开鱼。很多研究证明,长期吃鱼,特别是深海鱼类如鲑鱼、鲔鱼等,不仅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降低胆固醇,还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达52%以上。常吃鱼的心脏病人,两年内的死亡率比起不吃鱼的人要减少30%。
2、喝绿茶
绿茶是日本人的最爱。绿茶有许多保健功效,可以降低心脏病的风险,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减少坏胆固醇,缓解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还能加速体内脂肪燃烧。
3、走路多
研究显示,久坐会伤害心脏,每坐一个小时血管的堵塞几率将增加14%。
日本人很少开车,无论有没有车,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地铁、公交、自行车出行。这样一来,即使工作再忙,再没有时间锻炼,下班后走路和站立的机会多,也能锻炼身体。
4、喜欢吃纳豆
日本人吃纳豆就像中国人喝豆浆一样普通。研究证实,纳豆有降脂、降压、抗栓、强骨和促进肠道健康等多种保健作用。它最重要的有效成分为纳豆激酶类,具有溶解血栓的功能。
5、吃盐少
吃盐多是非常有害的,研究发现,吃得太咸,容易导致血压增高,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血管疾病。
有统计显示,日本人平均吃盐量还不到中国人的一半。对于各种食材,他们喜欢生吃、凉拌、水煮、清蒸,拒绝重口味。
6、做菜不怎么放油
日本人做菜很少放油,大多生吃、水煮或清蒸,菜熟了后,再放一点油。动物油基本不用,主要用植物油,包括菜籽油、橄榄油、葡萄籽油等。
植物油里不饱和脂肪酸丰富,能减少血小板聚集,降低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但植物油经过高温加热后,其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就会被破坏,不再具有保护血管的作用。
7、每天要吃30种食材
一天吃30种食材,这是日本厚生劳动省在年《为了健康的饮食生活指南》中提倡的饮食目标。此后,30种食材这个概念在日本传播得非常广,被很多主妇当作一个准则来安排一天的饮食生活。
8、管住腰围
研究发现,腰围粗的人患心脏病的几率约比其他人高40%,尤其是大腹便便的中年男性更容易猝死。
日本法律规定,企业必须每年对40~75岁的员工进行腰围检查:男性腰围不得超过85厘米,女性腰围不得超过90厘米。
腰围超标者必须要去检查血压、血糖、血脂,若其中一项不合格,将被列入代谢综合征危险人群,两项不合格,就要被列为代谢综合征患者。要是企业没有管理好员工的腰围和体重,还将面临政府的罚款。
于是,日本人的腰围在全世界范围内是最小的。除了一些相扑运动员,大街上几乎看不到胖子。
9、爱刷牙
日本人牙膏消费世界第一。研究发现,减少口腔牙周细菌可减缓、预防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那么,定期刷牙、用牙线清洁牙齿,以及定期维护口腔健康可防心脏病。
口腔不卫生是牙龈感染、牙周病的主要原因,这会增加个人发炎的负担,增加心血管的风险。
10、下班后会放松
每天下班后回到家里,大部分日本人都会泡个澡,节假日则去泡温泉。泡澡不仅可以扩张毛细血管,还能释放一天的压力,充分放松。
注:(图文整理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后台,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建立健康资源平台,实现人人健康理想。有点赞我们更加努力,有分享我们更加强大,携手同行,共筑健康命运共同体。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健康资讯缓解坐骨神经痛的小妙招转给身边的亲友练习武术散打后才懂了quot他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