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医院张艳霞
编辑:高少卉
导读:
7.19—7.21日,西北地区第13届医院感染管理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第22届医院感染控制学术年会在古城西安召开。医院工作人员,有幸医院医院感染管理处张浩军处长关于《口腔诊疗的感控风险管理》的专题讲座,现将讲课主要内容整理,与大家分享学习。
医院感染的特点、口腔科感染的传播途径、口腔科感染的危险因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等方面进行的精彩讲解。
一
医院感染的特点
(一)口腔组织的易感性
1、细菌:口腔是全身微生物定植最为密集的部位之一,且种类繁多。30—60%为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唾液链球菌。
2、病毒:唾液中存在疱疹病毒、HBV、HCV、HIV。
(二)口腔科专业特点
1、诊疗环境特殊:口腔诊室集检查、诊断、治疗为一体,患者病史隐蔽、患者流动性大。
2、治疗设备特殊:综合治疗台内部管道系统复杂;手机构造精密、复杂,难以清洁与灭菌;高速手机回吸,使患者口腔的微生物通过唾液或血液被回吸到水管内,通过水管进入到综合治疗椅,致使综合治疗台整个水质和气路污染。
3、诊疗器械特殊:口腔诊疗器械种类多、体积小、精细、结构复杂、使用频繁、难以清洗,对消毒灭菌要求高
4、治疗药物特殊:治疗中常使用一些安抚镇痛剂、窝洞消毒、盖髓、干髓、根管消毒药物需要共同使用、反复拿取,易造成污染,成为传播媒介。
5、治疗过程特殊:绝大多数操作在口内进行、且有创;高速旋转的手机易产生大量气溶胶污染诊室环境;通风条件差许多病原菌、真菌在空调设备迅速繁殖,医院感染机会。
二
口腔科感染的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主要传播途径
2、空气传播:带菌人群的流动、不洁的空气流动
3、水路传播:手机供水系统、诊室公用水龙头
4、职业暴露:污染器械不慎刺破医务人员的手,亦可致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而被感染。
5、双向传播:医生或患者携带某种疾病,可造成医患之间的双向传播。
三
口腔科感染的危险因素
1、规章制度不健全、诊疗操作不规范:个别口腔科医务人员感控知识缺乏、培训不到位;部分人员不良习惯操作,给患者带来感染的机会。
2、布局流程不合理、区域划分不明确:诊疗区与非诊疗区不分,治疗椅间距狭小、器械清洗灭菌共处一室,容易造成污染。
3、消毒灭菌不规范、知识培训不到位:口腔科器械特殊,对清洗、消毒、灭菌要求高,很对科室为节约成本,没配备专业的设备;另外很多消毒员由缺少专业知识培训,存在感染隐患。
4、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感染防控意识不高:口腔科从业人员普遍无菌观念不强,对预防感染控制重视度不够。
5、医疗废物处理不规范:医务人员不重视医疗废物分类处理原则,锐器、利器未按要求放入锐器盒内。
四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1、落实规范、健全制度:口腔科需根据卫生部颁发的各项标准及要求,制定适合本科室的规章制度,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大家的认识。
2、布局合理、流程规范:口腔科应按照诊疗操作的内容,合理设计科室布局、分区明确,符合卫生学标准;操作台面设计一定是由污到洁,避免交叉。
3、空气流通、环境整洁:首选自然通风,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机械通风;对高频接触部位用避污膜覆盖,做到一人医用一更换。
4、诊疗器械、执行标准:严格按照危险程度,诊疗器械进行分类,按照要求执行消毒、灭菌。
5、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