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术前都要对手术区域进行消毒。口腔黏膜的消毒分为全部口腔和局部黏膜区域的消毒。本文主要介绍口腔局部的黏膜消毒方法,用于经黏膜进入的手术切口区域和局部麻醉的进针区域。
一、口腔黏膜消毒准备:
1、告知患者:术前医嘱;
2、物品准备:口腔粘膜消毒剂包括:1%碘酊(脱碘)和75%酒精、0.1%氯已定、含有效碘0.5%碘伏。
***碘酊与碘伏的区别***
生活中,很多人会把碘酊和碘伏混淆,以为二者是同一种消毒杀菌的药物,实际上碘酊和碘伏虽然都可以用来给皮肤杀菌消毒,但是二者有着实质的区别,无论在成分构成还是用途上都有所不同。碘酊就是我们常常所说的碘酒,虽然可用来给皮肤消毒,但刺激性较大,而碘伏的用途更大,价格也相对更贵。通过对碘酊和碘伏的作用和成分的对比,很显然,二者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如果作为消毒剂,二者都可以用,而且药物成分都是碘,但是,碘伏为络合碘,使用时不需要用酒精脱碘,更方便,但价格稍贵;而碘酊需要用酒精脱碘。价格相对便宜。碘酊是由碘、碘化钾溶解于酒精溶液而制成。是常用的皮肤消毒剂。碘酊中的碘可直接卤化菌体蛋白质产生杀菌作用,其杀菌作用强而快,1分钟可杀灭各种细菌、霉菌及细菌芽胞。其杀菌力强于红药水和紫药水。碘酒对皮肤粘膜的刺激性大,能灼伤皮肤和粘膜,使用后皮肤发泡和脱皮,涂在破损伤口上疼痛较剧。所以,碘酊不宜直接涂在破损伤口以及口腔、鼻腔和阴道等粘膜上;而碘伏具有广谱杀菌作用,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真菌、原虫和部分病毒。在医疗上用作杀菌消毒剂,可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也可处理烫伤、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皮肤霉菌感染等。
碘酊是以乙醇酒精为溶媒、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当然碘是不溶于水的,是要经过特殊工艺制成,二者作用相同,并且碘伏在某种意义上比碘酊的用途还要广;而碘伏是以水为溶媒制成,因此对皮肤、粘膜、伤口没有刺激性,这是它比碘酊优秀的地方。现普遍用于肌肉、静脉注射、外用、手术皮肤的消毒剂。
二、口腔黏膜消毒操作步骤:
1、消毒前先用干棉球擦干术区。一般应从术区中心开始,向周围环绕扩展涂药,不可遗留空白。但在处理感染创口时,则应从清洁的周围向感染伤口涂擦。口腔内的手术或手术将要穿通口腔时,要先消毒口内再消毒面颈部;
2、已经接触污染部位的药物敷料,不应再返擦清洁处。口内、咽部及鼻孔处消毒时,敷料蘸药不可过多以防药液经鼻咽腔流人呼吸道;
3、口内消毒应消毒整个口腔,面颈部消毒按手术区及范围而定,一般应大于手术区5~10cm以上方能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范围。不同部位的手术,其消毒范围亦有所不同。如用刺激性消毒剂消毒眼周皮肤时,应嘱患者轻闭双眼,再用小敷料盖住眼裂,以防药液流入眼内;
4、口腔内和面颈部都应同样消毒3次。
热点文章